現在只要打開一個 AI 工具,像是 ChatGPT 或 Claude,很快就能生成一段看起來不錯的文章。不過你有沒有發現,這些句子雖然流暢、漂亮,但就是有種說不上來的「怪」?
這不是你的錯覺,Salesforce 的研究團隊找來 18 位專業作家,幫忙修改上千篇由三大熱門 AI(GPT-4o、Claude 3.5 Sonnet 和 Llama 3.1-70B)產生的段落。結果發現,不管哪個 AI,寫出來的文字都有共通問題:太愛解釋、不停重複、套用老哏、句子不順、用詞奇怪。這些問題讓 AI 寫的內容「很像人寫」,卻始終不到位。研究指出,這些「差一點」的問題,才是 AI 寫作難真正取代人類創作的關鍵。
為什麼 AI 寫出來的東西「都長一樣」?
這篇研究更進一步發現,AI 文章除了句子不夠自然,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:風格太雷同。分析三個 AI 模型寫作後發現,這些系統常用一樣句型、比喻和情感詞,如「a sense of…」、「the weight of…」、「a mix of…」。這些句型看起來沒問題,但用多了就讓整篇文章就像「機器印出來」,失去個性。
這也顯示出,雖然 AI 是不同公司開發,但訓練資料來源和方式很可能類似,導致寫作風格也雷同。這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:如果將來都用 AI 寫文章,那是否全世界文章都會變一樣、失去多元與創意?AI 寫作的「模板化」傾向,正是許多專家擔憂的風險。
好消息是,AI 可以學會「怎麼改」
不過這篇研究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:它不只指出問題,還提出解決方法。團隊建立「LAMP」語料庫,收錄超過千篇 AI 文章,並由作家逐句修改。他們不只是說哪裡不好,而是直接幫 AI 改句子,並標記是哪種類型的錯誤,像是「太冗長」、「老套」、「句子太饒口」等。
這些修改紀錄再交給 AI 學習後,發現 AI 可以「自己學著改」,且修改後版本也真的更自然、更貼近人類寫作。這種方法就像教寫作新手,不是只告訴他「這樣不好」,而是一步步示範「要怎麼寫得更好」。